警民共治背景下的农村老年人交通安全精准宣教探索

发布时间:2024年4月26日 10:13    阅读量:850    文章分类:行业新闻


  导语

  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持续增长,社会对老年人出行安全问题的关注日益提升,然而传统的交通安全宣教存在重点不明、投向不准等问题。在警民共治背景下,为了提高宣教效益和针对性,本文基于农村老年人宣教现状,以温州平阳为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总结,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期为农村老年人交通安全宣教提供参考。

  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对于道路交通管理执法过程具有全局性和综合性作用,对于实现道路交通管理服务目标具有前导性和引领性功能。近年来,各地公安交管部门因地制宜进行宣教,有针对性地提高重点地区、重点群体的交通安全意识。通过精准宣教补齐农村老年人“短板”,把服务群众同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充分考虑交通参与者的异质性,设计分众化、差异化的宣传内容。

  一、农村老年人交通安全宣教现状分析

  据交通管理部门统计,在老年人交通事故中,有相当高的比例是由于老年人自身的违法违规行为导致。老年人是交通安全的弱势群体,精准宣教更应针对老年人出行行为特点及影响因素(如自身受教育程度和经济状况、家庭构成、拥有交通工具、居住区位、生活方式和态度等)定制宣教方案。

  交通安全宣教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旦离开了“交通参与者”这个交通安全的关键因素,宣教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传统交通安全宣传方式存在重点不明、投向不准的问题。在实战中,嘉兴交警支队数字赋能解决“向谁宣”的问题,建立老年人交通安全精准评价体系,基于问卷结果分层赋色对重点宣教对象“精准画像”并根据交通守法情况进行动态更新。面对辖区大量的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来宾市交警支队按照安全风险等级划分重点宣教对象。既已解决“向谁宣”的问题,“怎么宣”成为落实宣教、筑造交通安全防线的重中之重。为创造“老年人友好”的出行环境,各地交警在精准锚定风险人群,在村居社的网格间落实交通安全,让交通安全的防线延伸至“神经末梢”。南通市海门区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中加强线下宣传教育的针对性、精准度,创新实施“一村一交通辅警”“路长制”,有力助推精准宣传。四川省公安厅交警总队将宣教与隐患排查结合,联合多方构建交通宣教与小区物业考核评级挂钩新模式并打造了“逐级联动、阵地联建、活动联办、服务联处”工作新格局,创新多元化的宣传方式,让文明交通的声音传进每一个交通参与者的心里。交通安全宣教的亲情化、人性化也展现了警务服务质量的提高,多省交警融入各界社会力量,与省教育厅联合开展“万名交警进校园”劝诫酒后驾驶主题宣传活动;与省饭店行业协会、省餐饮烹饪行业协会联合在全省饭店餐饮娱乐行业开展以“珍爱生命,拒绝酒后驾驶”为主题的交通安全劝诫活动;与省妇女联合会联合开展以杜绝酒后驾驶为主要内容的交通安全进家庭主题宣传活动;与移动公司和联通公司开展群发短信提示活动,以温馨短信的形式提醒全省用户。

  过去“大水漫灌”式的宣教极易引起群众的反感情绪,难以达到宣传目的。随着交警对于宣传的重视度提高,宣传工作在获得更多经费、警力的情况下不断深化到交通安全意识薄弱的神经末梢,然而农村和老城区等地缺乏交通安全常识,不遵守交通安全规则现象仍大量存在,交通安全精准宣教任重而道远。

  二、警民共治下的农村老年人交通安全宣教方案

  1 温州市平阳县交通安全基本情况

  只有立足平阳县自身交通安全特点,才能因地制宜开展精准宣教。近十年来,平阳县的交通道路及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十三五”期间公路总里程达1649公里,高速公路新增19.93公里,同比增长73%。交通工程项目尤其是昆水公路和104西过境建成通车,大大节约了出行时间,使出行效率得到大幅提高,平阳交通发展迈上新台阶。

  在中国特殊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老年人的出行模式及其决定因素与西方存在差异。相较于汽车交通的可达性,公共交通的可达性对于他们的出行活动具有更加显著的影响。2017年村客车“村村通”攻坚行动助推农村全域公交化,公交化率增长66%,客车通村率达100%,极大程度上便利了农村居民的出行。此外,县财政补贴大大降低了群众出行成本,提高了群众公共交通的出行意愿,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

  从平阳交警一中队的辖区数据来看,昆阳镇下辖18个社区、30个行政村,机动车保有量4.3万余辆,非机动车保有量9万余辆。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道路改善的同时也意味着安全隐患的增加。目前,全乡农村安全设施和群众安全意识追不上农村建设的步伐,农村道路的交通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作为平阳的县城,昆阳镇户籍人口124965,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占22.37%,已经超过了深度老龄化社会定义的20%,老龄化影响下的交通模式对适老化交通安全建设提出新要求。2023年1月至7月,仅半年的时间内,交通事故立案总数达340起,受伤183人,其中60岁以上71人,占受伤总人口38.8%,乡村交通事故频发,事故中老年人口受伤比例大,成为交通安全的重点风险人群,且沿国省道乡村众多,穿越乡村的国省道路段的老年人交通安全宣教工作成为筑牢交通安全防线的主阵地。为最大限度地排除安全隐患,平阳交警走访、摸排辖区村庄,充分调研分析,沿104国道、228国道线设置大大小小14个交通宣传栏,走进20余个村子“点对点”“面对面”精准宣教,有效受教群众超2000余人。

  在一份辖区老年人交通安全现状的调查结果中,89%的人认为交通安全宣传非常有用,可见针对“一老一小”的交通安全宣传新模式在减少和预防老年人交通事故方面是卓有成效的。受调查的老人中,最常见的家庭结构是“伴侣陪在身边”,占比为38%;排名第二的是“两代人居住”,占比为25%;排名第三的是“三代同堂”,占比为20%;此外,独自生活的占比16%。可见,大多数老年人的家庭结构是比较传统的,即与伴侣住在一起或者与子女居住在一起,因此精准宣教由对接老年人本人转为其儿女有据可依,在实践中也具有可行性。

图1 老年人家庭结构占比图

  2 创新农村老年人安全宣教方案

  平阳交警为进一步拓宽精准宣教的内涵和外延,从警务模式上向内深挖,在警民共建共治上向外借力,在宣教模式上因地制宜、推陈出新。

▼ 改变传统警务模式

  国省道沿线村居为阵地动态宣传,开展“敲门行动”:为加强新建道路的安全管理、提高沿线居民的安全守法意识,平阳交警改变传统交警在日常警务工作中的角色和站位,由路口的守望转向深入村居社走街串巷的宣教,下沉警力到104国道西过境路段、228国道等新建公路沿线湖屿村、前爿村、黄山头村、牧垟村、凤里村、东鳌村等村居,开展“点对点”“面对面”的精准宣教,使得交通安全知识能真正地入村落户。

  打造亲警驿站,提出并贯彻“社区交警”概念:从“下社区”到“在社区”,“社区交警”是警务理念上的巨大创新,交管服务进村居社将大大提高日常巡防频次、接出警效率和隐患排查能力。贴近民生,才能听尽民声,将“亲警务”落到实处去,以双脚丈量辖区每一片村居社,打通交通安全警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 开创警民共治新格局

  积极发动社会力量,组建交通安全志愿者队伍:组织各界人士成立交通安全志愿者团队,包括村(社区)干部、教职工、网格员等,联合蓝天救援队和摄影家协会,共同进行“助共富”敬老爱民公益活动,如为老人拍照、播放宣教视频等,深入农村、社区开展巡回精准宣教。

  集思广益,向广大市民征集“金点子”:针对道路交通安全十大攻坚行动,平阳交警联合企业开展“平安金点子,你我献一策”活动,鼓励广大交通参与者从货车电动车事故易发路口隐患治理、道路运输企业风险管控、“交通安全示范校园”创建、非标电动车源头治理、丧事用车规范管理、交通事伤员联动救治、道路交通违法严打、“零亡人村(社区)”创建等方面为提高全民交通安全意识、预防亡人事故献计献策,改变从交通管理者出发的思维定式,把交通参与者纳入交通治理方案设计的阶段,不仅提高参与者对政策的理解和认同感,也打开了交通管理者的思路。

  警政联合建立“路长”巡查整治工作机制:以乡镇政府负责人为首牵头“起底式、全覆盖、全要素”排查整治,扩大交警排除隐患的覆盖面,减少治理盲区,进一步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此外,此举还有助于加强各部门间的协同合作,形成合力,提高工作效率,确保道路交通安全攻坚行动取得实效。

▼ 定制针对性宣教方式

  根据农村老年人的作息制定符合实际的宣传方案:用“白+黑”形式,将宣传时间延长至晚上8点,在夏季村民外出聚集纳凉时开展交通宣传,在宣传受众多、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开展交通知识普法,先后利用大篷车、分发宣传物料、反光手环等,面对面向群众讲解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

  针对农村多三轮车的现状精准宣传:电动三轮轻便摩托车,属于机动车范畴需要考取驾驶证,但是很多交通意识薄弱的农村老人出行无证驾驶三轮车,这对于驾驶人和行人都是一种安全隐患。平阳交警重点提醒老年人夜间穿亮色衣服或佩戴反光手环及开展二、三轮电动车“亮尾工程”行动,同时依托夜间亮灯巡逻警力,对有涉及违法行为的电动车在社区交警数秩云平台开展一对一学习,最大程度地提升精准宣传覆盖率。

  针对不同方言精准宣教:平阳交警邀请本地有影响力的代表分别用温州话、闽南话录制《老年人交通安全提示》音视频,提高农村老年人的接受度和普及度,并联系辖区公交显示屏、银行大堂、酒店、超市显示屏开展“亮屏”活动,将交通安全宣教深入贯彻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举办交通安全主题活动:平阳交警联合县委组织部定期开展主题党日学习,精心制作了针对标志标线、交通信号灯、礼让斑马线、老年人交通安全、开车看手机以及安全带等一系列交通知识微课堂视频,并邀请曙东社区的书记王美芬拍摄党日活动宣传视频,让党员在学习中可以更直观、清晰地了解交通安全知识,并要求党员将在主题党日学习中学习到的知识分享给家人及朋友,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寓教于乐,大大提高了交通安全宣教的深度与广度。

  根据具体的不同的安全隐患制定对策:炎炎夏日,对在各个隧道纳凉群众进行劝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秋收将近,呼吁村民们不要到公路沿线附近晾晒粮食,要提升自身交通安全意识;日常宣教中,通过辖区内发生的交通事故案例和常见交通违法行为,让居民深刻了解上车不系安全带、行人进入车道内行走、电动车驾驶人不佩戴安全头盔、闯红灯、机动车司机疲劳驾驶、饮酒驾驶、三轮农用车违法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

  3 农村老年人安全宣教方案的优缺点

  在温州平阳的警民共治模式下,农村老年人交通安全精准宣教实施方案展现了诸多优点,提高群众交通安全参与度,策划各种活动让群众参与其中,潜移默化地增强个体的交通安全主体意识;重视警民共治,共同编织全方位、无死角的交通安全网;将宣教融入到日常工作中以及根据地区,交通宣教不再拘于任何形式,而是流动于每一次执勤之中,融通于“路口严管、路段勤查、区域常巡”的日常勤务模式之中;针对地区和人群的异质性定制宣教方案,打破方言壁垒,补齐交通安全“常识课”,打通交通安全宣教的“最后一公里”。

  然而,该模式仍面临一些挑战。其一,适老化建设不足,导致老年人出行需求难以被满足。城乡交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需要被看见、被改善,发展较早的未来社区已经在着力打造五分钟出行圈,而大多数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出行需求仍难以被满足、出行体验感较差,“出行难”主要源于“有路没车”和生活配套设施空缺的现实性问题,归根到底是适老化程度低的问题。其二,宣教未考虑老年人特殊的身体状况。问卷数据反映,大多数老年人参与者的身体状况良好,但也有一部分人存在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视力障碍、听力障碍和行走不方便等问题,这无疑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出行能力甚至是对交通安全知识的接受能力。以记忆力衰退和认知障碍为例,对本人的宣传或许效果不佳、有效期限短,应视本人身体状况选择是否改变宣教对象为其儿女、老伴。其三,部分宣教存在走形式、背答案或内容过于专业化难以理解的问题。这容易引起乡村老年人的抗拒、不配合,认为交通安全宣讲是在浪费时间;加之乡村老年人可能普遍存在文化水平不高、规则意识不强等问题,在交通安全宣讲的理解认知上存在一定的困难,会使宣教效果大打折扣。

  三、总结与展望

  本文探讨了农村老年人交通安全宣教的重要性及实施方案。在警民共治背景下,平阳警方针对老年人出行特征,创新警务模式,发动社会力量,定制针对性宣教方式,对未来精准宣教体系的完善奠定基础。然而,现有宣教仍存在局限性,如适老化建设不足、宣教形式不够创新等,有待进一步完善改进。

  未来应继续优化宣教策略,关注老年人的出行需求和身体状况,确保交通安全宣教真正惠及农村老年人。同时,加大适老化建设力度,优化农村“适老化”空间,提升老年人的出行幸福感。

文章来源:交通言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