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我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与管理对策

发布时间:2022年6月13日 15:16    阅读量:1026    文章分类:行业新闻


  导语: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进程持续提速,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愈加受重视,农村道路交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但随着道路交通发展态势的不断变化,也给农村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带来一定挑战。对此,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柴树山就新时代下我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形势与管理对策进行了介绍,以期提供有益思路,供大家参考。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主要特征分析

  随着农村通行条件的改善及机动化水平的迅速增长,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呈现出一些重要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从事故整体情况来看,农村交通事故发生呈上升趋势,“减量、控大”交通安全管理任务艰巨。农村交通事故增长率高于农村道路里程增长率,重大交通事故多发,因事故致贫的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农村“机动化”进程演进增速,农村车辆安全隐患上升。受收入水平制约,农村居民购置交通工具优先解决有无问题,而非优劣问题,对购置车辆的安全技术性能重视程度不高,加之维护保养不够、检验检测不受重视、使用强度较高等原因,车辆安全技术性能下降较快,交通安全隐患上升。

  农村“空心化”问题日趋严峻,“小危、老增”交通事故特征逐渐凸显。学龄儿童因交通事故导致的伤亡人数呈上升趋势,老年人口驾驶需求上升导致的事故风险增加。

  农村道路基础条件比较薄弱,“路险、人祸”交通安全风险长期并存。险要路段安全防护是农村地区“控大”工作的关键所在;平交路口、弯坡、无隔离等重要点段的精细化管理是事故“减量”的根本所在;交通参与者规则意识淡薄是制约农村交通安全的主要症结。

  结合目前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特征,本文主要从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治理历程、我国农村道路交通发展趋势与挑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建议三个方面进行介绍。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治理历程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好农村路”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更好保障。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不容忽视,近年来国务院及各部门针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也出台了不少政策建议,交通运输等部门针对农村公路的设计、建设、养护、评估等发布了专门的标准规范,下面先来回顾一下。

  2009年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交通安全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解决农村交通安全存在的突出问题,预防和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明确提出将农村交通安全工作成效作为评价县、乡两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的内容。2014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的意见》中指出,要适应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要求,全面提升公路安全水平。2021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表1梳理了近年国务院出台涉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部分政策。

表1:近年国务院出台涉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部分政策

  近年来交通运输、公安、农业农村等多部门也联合出台了相关政策建议。2014年出台的《关于组织开展农村地区校车接送学生车辆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的通知》,提出要解决保障农村地区学生儿童道路交通安全,并明确要整改交通安全隐患、加强交通安全监管、提升交通安全管理水平。2021年出台的《关于深化“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工作的意见》,提出要推进“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提质扩面,明确严格落实农村交通安全设施与公路建设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推动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强化等。表2梳理了近年多部门联合出台涉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部分政策。

表2:近年多部门联合出台涉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部分政策

  公安部2021年出台了多个针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政策意见,多针对农村严重交通违法以及交通安全隐患的整治问题开展,如针对农村公路“两违”问题治理,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公路违法超员和违法载人专项治理的通知》;针对农村公路隐患突出路段交通安全提升,出台了《关于开展农村地区公路隐患突出路段交通安全提升行动的通知》等。表3梳理了公安部2021年出台涉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部分政策。

表3:2021年公安部出台涉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部分政策

  交通运输部针对公路工程建设、公路工程质量和管理、设施服务和安全保障等方面也出台了相关政策文件,表4梳理了近年交通运输部出台涉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部分政策。

表4:近年交通运输部出台涉及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部分政策

  此外,为有效提升农村道路安全性能,多个专门针对农村公路的标准规范相继出台,表5梳理了近年出台专门针对农村道路的部分标准规范。

表5:近年出台专门针对农村道路的部分标准规范

  我国农村道路交通发展趋势与挑战

  从上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治理历程来看,农村交通安全问题越来越得到重视,针对农村道路交通的安全管理也越来越专业化和精细化,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我国未来农村道路交通发展的趋势及挑战进行分析与介绍。

  ☞ 一是农村土地流转深入推进,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人口结构,对农村车辆保有量及结构产生了显著影响,主要表现在: 农民收入持续提升刺激了农村汽车的快速增长。2017年至2020年农村地区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1000多万辆,全国农村地区的汽车保有量占全国汽车保有量比例超50%。

  农业机械化发展促进了农机车辆向大中型转变。当前,全国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超过70%,农业生产方式进入了以机械作业为主的阶段,截至2019年底,全国主要农机车辆中,大中型拖拉机保有量同比增长了约4%,小型拖拉机保有量同比减少了约2%。

  农村深度老龄化推动了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的普及。60岁以上老人在农村常住人口中的占比已超过20%,标志着农村地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成为农村重要的交通出行群体。在许多农村地区,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一户一辆”现象较为普遍,截至2019年底,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电动助力车(包括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拥有量约达70辆。

图1:农村机动车保有量快速增长

  ☞ 二是农村新业态、新模式快速发展,数字经济与农业农村发展加快融合,农村货运需求及组织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 农业多模式、多类型发展拓宽了农村道路货运的时空分布。随着农业模式由单一以粮食种植为主向“粮经饲”协调发展的多元结构转变,棉花、水果、烟叶等多样农作物产量逐年增加,加之设施农业的发展推动了农产品反季节上市,不同区域、不同作物呈现了更加分散的收获时间,农产品道路集中运输线路更多、集中运输时间跨度更大。

  农产品电商直播发展提升了农产品进城配送时效需求。农产品线上、线下一体化销售配送的需求旺盛,对农产品配送的即时化、标准化、个性化需求较高。农产品进城配送呈现潮汐性特征,凌晨3-6时是果蔬生鲜进城配送需求发生的集中时段,配送车辆由农村进城需求变大;晚上17-20时是配送车辆返程通行的集中时段,配送车辆出城需求大。进一步降低农产品进城物流成本和损耗成本已成为当下农民的迫切期待,保障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显得更为重要。

  农村快递下沉式、抢滩式发展促使了快递三轮车普遍穿村进镇。2020年,农村地区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约38%,收投快递约占全国快递总量的36%。

  ☞ 三是农村产业振兴动能加强,促进了城乡人口由单向输入转变为双向流动,农村交通出行特征有更为明显的规律可循,主要表现在: 农村观光旅游出行时间更为集中、交通方式更为分散。2019年,全国农村观光旅游总人次超过30亿人次,占国内旅游总人次一半以上;农村观光旅游总收入约1.8万亿元。农村观光旅游受季节性影响更大,如采摘型旅游集中在秋收时段,民俗节庆集中在节假日期间,旅游出行在时间上更为集中。农村旅游出行以自驾、包车居多,交通组织松散混乱。

  农村上下学出行距离拉长、接送车辆安全性能不高。农村居住较为分散,加上并校撤校的影响,学生上下学距离不断被拉长。农村校车、公交车服务能力与上下学需求不匹配,学生乘坐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上下学现象更为普遍。超标电动自行车在农村地区泛滥存在,车辆行驶速度较快但安全性能较差,学生上下学的交通安全存在较大隐患。

  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对策建议

  目前,我国正处于“十四五”规划的开端,针对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既要适应新的形势变化,同时也要寻找解决交通安全管理问题的有效途径,对此,本文提出几个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中需要坚持的思维方式:系统思维、精准思维、智慧思维和民生思维。

  ☞ 坚持“系统思维”,推进形成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特别是在当前新老问题交织的背景下,更需要坚持深化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共治的综合治理理念来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一是推进顶层设计,压实基层政府主体责任。以“十四五”规划开局为契机,总结农村交通安全发展新形势、新挑战,推动出台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相关政策意见,明确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和法律地位。二是适应形势变革,抓实部门协同治理措施。例如,可以建立农村道路安全设施建设联合审查机制,督促落实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的“三同时”制度;也可联合教育部门加强针对农村乘坐电动自行车、电动三轮车以及面包车上下学行为的警示教育等。三是融合社会力量,共造乡村平安出行环境。社会力量不容忽视,应进一步深化警保合作、警企共治、警村共建等,真正实现农村交通安全社会共治的局面。

  ☞ 坚持“精准思维”,推进提升农村道路交通条件安全水平。农村道路交通构成复杂,随着机动化发展,机非混行现象更加严重、交通冲突更多,应筑牢安全防线、强化车辆安全、减少交通冲突。一是强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加装设置。特别是急弯陡坡、临水临崖这类危险路段比较集中的地区,合理设置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对于降低交通事故伤害起到关键性作用。二是提升农村客运车辆及站点设施的建设标准。农村客运班线相对较少、运营里程较长,客运线路站点不仅覆盖国省道也覆盖县乡村道,各类道路通行条件、限速要求不同,对农村客运运营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三是加强农村道路交叉口的精细化交通组织。例如,在农村道路与国省道路接入口或者平交路口设置让行标志、标线;对于交通流量满足条件或事故多发的路口,加装交通信号灯来消除或减少各类交通方式的通行冲突。

  ☞ 坚持“智慧思维”,推进创新农村道路交通治理措施手段。借助城乡融合发展的趋势,加大农村科技投入,推动农村交通安全治理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是整体谋划,提高农村交通管理科技建设规范化水平。结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和形势,构建“一地一特色”的农村交通安全管理科技体系。二是打通壁垒,加大农村交通管理系统应用的整合力度。推进农村缉查布控系统与“雪亮工程”、“天网工程”的集成融合,补齐农村道路点多、线长、面广带来的监管短板,打通农村综合治理的数据堡垒,实现农村地区交通管理信息资源的深度融合。三是深度挖掘,强化数据对交管实战的服务支撑能力。重视农村道路交通安全数据的分析挖掘能力,让数据成为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源头活水。

  ☞ 坚持“民生思维”,推进实现农村交通管理要素高质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逐渐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农村居民对高质量生活、高安全保障的需求也愈加突出,因此,可从下几点着手实现此目标。一是以“减量、提质”为宗旨,推动农村机动化水平高质量发展,既要把好新增机动车准入源头,也要加快对交通安全性能较低的存量车型更新淘汰、提档升级。二是以“交邮、融合”为契机,有效防控低质快递车型事故风险。比如,鼓励利用农村客运班线客车代运邮件和快件业务,降低配送成本;引导企业提高站场、线路、运力等资源的共建共享,提升农村快递物流行业车型结构安全系数等。三是以“稳薪、赋能”为动力,激发社会自治力量劝管服潜力。比如,优化“两站两员”、网格员、路长等社会自治力量薪资结构,提高参与人员工作积极性;创新工作方式,利用农村地区现有的警保联动劝导站为群众办理相关业务,实现部门职能业务多元化等。

文章来源: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