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流如水——交通管理和工程设计不可忽视交通流的“动态”特性

发布时间:2020年9月17日 16:30    阅读量:1644    文章分类:行业新闻


   导 读

  ◆ 当前在交通工程和道路交通管理领域,对交通流动态性质存在认知缺失,究其根源与翻译偏差有关。

  ◆ 交通流“动态”意识缺失,可能导致制定交通控制对策时忽略交通流的流体特征和需要。

  ◆ “交通流如水”,要让使用道路的车流、人流、自行车流都能像水流一样顺畅流动,而不是频繁进行阻断、干扰。

  当前在交通工程和道路交通管理领域,对于如速度管理、主辅车道配置、交叉口车道布局及信号灯设置等问题上的基础认知,尚未形成应有的共识。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对交通流动态性质的认识缺失。究其根源,应该与我们引进“traffic engineering”时,对“traffic”的翻译出现了偏差有关,当初没有翻译为“交通流工程”,缺失了对交通流“动态”特征的强调,导致道路上很多地方都缺乏流线设计。目前我们交通控制的思路更偏好于静态而非动态,典型例子就是在路口更常采用信号灯拦停交通流,而较少采用更动态的控制方式,如以“停”或“让”标志减少对交通流的干扰。

   “交通工程”一词,其实是舶来品,来自英语“traffic engineering”的翻译,而且在翻译时,还借用了日语“交通工学”(日本汉字)一词,这个看似合理和简单的翻译,却种下了“祸根”。在汉语里,交通的含义很广,但大众对“交通流”的动态概念并没有形成强化的认知和共识。实际中,如果一个地方交通中断,可以理解为交通运输中断,也可以理解为“交通流”中断,但没有太多人去思考其中“流体”的状态含义。目前对于这类情况,更多时候会说“这条路没有交通量”或者“没有交通流量”,而英文多用“no traffic”,并不需要说“no traffic volume”, 路上堵车时段,英文口语会说“traffic ”,意思就是交通流量大、堵车。

  不要小看交通流“动态”意识的缺失,它导致很多人在涉及交通控制对策时,很容易忽略交通流的流体特征和需要。所谓“交通流如水”,需要的是让使用道路的车流、人流、自行车流,都能像水流一样顺畅地流动,而不是动不动就阻断和干扰它,因为每一次迟滞,都可能会导致“漫水”,在英文里,车辆排队太长,队尾侵占到交叉口里,叫“spill back”,溢出,就是描述液态的。

  因为有了“交通流如水”的概念,在交通工程界,才有“最好的控制就是没有控制”的名言,这就是“无为而治”。最好的控制,是道路设计得可以让人们在觉得最舒适的地方过街,或者是被吸引着从一个安排好的地方过街,而不是用栏杆阻拦住行人,逼着行人绕远,更失败的是还有很多人会翻越栏杆;最好的限速,是人们愿意用自己最喜欢的速度行进而不需要考虑超速,骑行者用自己最喜欢的速度骑行而不必担心危险;最好的引导,是人们当需要变换车道时,操作是自然发生的,并且对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干扰最小……

  为了能做到“交通流如水”般顺畅流动,尽量减少阻滞,工程师才会在路上将车道分主辅功能,尽力保持直行车道的车流流畅,把要转弯的车辆剥离出来。为了做好这个剥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设置标志提示操作点、标线提示轨迹、隔离措施确保交通流渠化运动(渠化一词就是对应水流形式而用的);设置足够的渐变段长度提供从容的操作空间;设置足够的转弯车道长度来提供充分的减速和等候条件;而为了避免隔离措施在发生意外时堵死交通流,才会有软隔离和轻渠化措施;同时,交通工程从一开始就考虑了用标志标线和通过对驾驶人的训练来完成路权的分配与使用引导等。图1是设置转弯车道保证直行效率的典型做法。

图1:设置转弯车道保证直行效率的典型做法

  而为了能让高速公路“交通流如水”般顺畅流动,从不同流速需求的角度出发,人们为不同车道分配了不同的功能,有关键使命车道(critical lane)、大型车专用道、超车道,还安排了足够长的辅助车道(auxiliary lane)让进入、驶出车辆的加减速不要干扰关键车道上的“水流”。

  此外,为了避免在交叉口出现“交通流如水”般溢出,人们要尽量缩短车辆排队等候的延误时间,缩短行人过街等候时间,因为这些延迟都会引起如水般流入的交通流聚集和压力变化,“水压”大到一定程度就会“溢出”,让控制失效。为了研究“水压”在路口的极限值,交通工程界根据车速、车间距和排队空间等做了很多研究和总结,最终形成的基本技术结论是55秒到80秒为信号灯迟滞交通流的极限范围,即如果信号灯红灯延误时间超过55秒,车流积压将难以收拾;超过80秒,交通流处于中断状态,上游流入的车流和人流会导致交叉口区域无法接受的阻滞和秩序溃败。

  交通流工程,之所以讲的是控制,因为其工程学依据的是交通流流动时的规律特点,而规律来自人的行为能力和特点、车辆的特征和制造标准。

  人们经过大量的研究,形成了一批关于交通流动态特征的发现和共识,比如人的发现和决策能力与速度的关系,这就是视距的由来,再结合车辆性能指标,就有了跟车距离的由来。再从这些基础发现,推演出车辆减速需要的空间和特点,知道车辆行驶需要的宽度、车辆在规避风险时的操作需求、车辆排队长度和速度的关系,进而建立左右转弯车道的设置标准、交叉口信号延误的极限时间等。这些知识,再进一步,就是今天在交通工程界大名鼎鼎的“HCM”(公路能力手册)、“绿皮书”(公路与街道几何设计规范)、“MUTCD”(统一交通控制设施手册)等著作,工程师和管理者们,根据这些经典规范的指引,就可以找到最合理的道路设计依据和管理办法……

  非常希望我国的交通工程界,特别是教学领域,能够引进这些著作的原著,在学校里开设原著学习课,让学生们有机会学习这些原汁原味的经典著作,避免因为翻译不当带来更多的误解。更希望我们国家的交通管理与工程部门能带着交通流的意识进一步审视我们的路,去寻找如何能让我们的路多一些流线,少一些干扰和延误,让交通流顺畅地动起来!

文章来源:交通言究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