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时交通安排:道路施工时慢行安全的保护伞

发布时间:2019年8月16日 16:13    阅读量:4339    文章分类:行业新闻


  01 最后一公里骑车+步行,不是难事

  克服了起床综合征,在合理的时间内顺利地挤上了地铁,又顺利地挤下了地铁,对于大部分上班族来说,路上的最后一公里选择自行车或者走路的方式,时间、成本理应最为可控。

  笔者也是骑车+步行大军中的一员。某一天,笔者在骑车赶去开会的路上,避开了一会有一会没有的地砖,绕过了工地出入口占了半幅路宽的水泥车,与道边树、共享单车擦把手而过,小心地骑过了工地的沙土和石子,遇到了最终阻碍——管道,看着不粗但以蛇形布满了慢行通道。

  观察了一下,前后没有立“禁止通行”的警示,在对面同样在观望的骑车大哥注视之下,笔者顺利骑过了第一段S形管道然后栽在了第二段上,付出了血的代价。

  △笔者摔倒后工人收管子/这条通道上面“人行通道可通行”的牌子

  02 道路施工了,路在何方

  2018年,深圳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重大道路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进展良好。在建地铁线路有17条(含延长线),同时各区道路品质提升工程也在积极推进中。

  然而对于通勤及出行的骑行者及步行者来说,道路施工有时却成为了他们路上最后一公里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道路两边施工围挡均未设置慢行通道

△没有警示标志,走着走着路没了 / 提醒了前方施工绕行,但是没有提供绕行通道

△围挡的人行通道被施工人员占据/围挡把人行过街斑马线挡住了

△提供了慢行绕行方案,但是不安全

  03 道路施工了,如何保障慢行安全

  车行道路及路口施工示例

  下图所示的香港车行道路及交叉口施工的围挡方案中,同时考虑了施工围挡对于车行道路及慢行通道的影响。在车行道路施工的情况下,没有牺牲慢行通道空间,反而在尽量维持原路口慢行流线的前提下(交叉口4条斑马线保留3条,保持该路口的慢行交通功能不变),减少车行通道宽度(根据香港政府临时交通安排的申请要求,车行通道宽度及方向的调整所带来的影响,在该临时交通安排提交时需作出合理性分析)。

  慢行设施施工示例

  香港天水围地铁站天桥施工的围挡方案中,可以看到,永久天桥施工的过程中,香港政府提供了临时过街天桥和地面人车分离的人行通道临时方案。

  临时慢行设施及指示示例

  在所有慢行与车行可能产生冲突的位置布设围挡设施,保障慢行安全。工地围挡不仅将施工范围与车行道路分离,也专门为人行提供了安全的隔离及铺装。

  在转角及可视性较差的地方也标有清晰的方向指示引导标志,以防行人走错及误入工地范围,保障人行安全。

  04 临时交通安排,安排什么

  临时交通安排,TTA(Temporary Traffic Arrangement)在香港政府运输署官方文件【1】中包括以下三点:

维持车量通行的需求

维持行人通行的需求

准备TTA申请的交通顾问的需求

《道路工程的照明、标志及防护工作守则》(简称COP)【2】中规定了TTA的设计标准、设计要求及涵盖的标志意义和使用情况。

  “所有道路工程都会造成不便,亦可能会危及道路使用者,包括进行工程的人员。因此,负责道路工程的人员有责任确保把这些影响减轻或降至最低程度,以及确保工程有适当的照明、标志及防护。为障碍物及道路工程提供清楚的预先警告是最为重要的。” ——《道路工程的照明、标志及防护工作守则》(COP)

  COP中写明,如果道路工程可能影响车辆或行人交通,无论是否需要挖掘准许证,工程在进行前必须提前取得警务处、运输署和路政署的相关同意,否则有可能被勒令停工。

  在人行通道进行工程时的防护安排,COP中规定应尽可能留下最宽的通道供行人通过,一般来说,临时人行通道应最少保持1.5米宽的净宽。

  如果施工范围无法满足预留净宽为1.5米的人行道,COP中规定需提供人行绕行通道方案,即需将一条车道部分封闭作为受阻人行通道的改道方案,并需设立足够且清晰的标警示行人及车辆。

  在自行车道上进行工程时,应保留净宽至少为1.8米的自行车道,让骑自行车的人下车,并推着自行车或单轮车以双向通行方式经过工地。

  对于较窄的道路,为验证封闭部分道路对车辆行驶的影响及工程分期范围,需要进行车辆轨迹模拟测试。

TTA申请需提供按比例的清晰的方案图纸【1】,基本要求包括:

现状交通标志设施及道路标线

施工范围

建议的临时交通标志和道路标线

瓶颈路段的剩余行车道及临时人行通道的净宽

道路工程分期

临时禁停时段

关闭的路边停车位

建议的禁止转弯方向

临时进出车辆长度限制

临时限制车速

道路施工的禁止时段

预计工期及工程进度安排

  05 未来的路,希望畅通无阻

  目前国标及各地标准中,对施工围挡及安全管理的措施比较局限于施工场地与车行道的分隔要求,但对于人行及非机动车与施工场地的分隔、人行及非机动车与车行道的分隔、被占用的慢行通道的临时改道方案等均没有足够的体现。

  同时,施工临时交通安排的实施者,通常对交通要求不够了解,导致图纸上专业的临时交通安排措施无法顺利落地,落地后又因监管不到位导致无法维持。

  在提倡“品质街区”、“三网融合”及“还道路于慢行”的新一轮道路规划的大背景下,希望施工过程中慢行通道的维持及改道、慢行交通的安全可以得到重视及保障。让最后一公里成为最踏实的最后一段路,人行通道真的可以通行。

参考资料: 【1】“Good Practices in Preparation of Temporary Traffic Management Submissions”,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运输署,2012年11月1日 【2】“Lighting, Signing and Guarding of Road Works,道路工程的照明、标志及防护工作守则”,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路政署,2017年

文章来源: 都市交通规划